月是故乡美 |
||
来源: 发布时间: 2014年10月09日 | ||
中秋佳节终于到了,盼望着夜晚来临,到户外赏月,吃着月饼,仰望天空,遥想嫦娥奔月的故事,让心情伴着月亮的清辉,飘逸澄碧,岂不美哉?夜幕已经降临,心里惦念着赏月,草草地吃了饭,急忙走出家门,来到院里。抬头望去,只见天空黑乎乎的,既没有星星闪烁,也没有月亮的身影。不是说“海上升明月,天涯共此时”吗?不是说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吗?人们不是相约八月十五一起赏月,月亮怎么不见了?原来天空被云片笼罩着,月亮难以露面,不免有些失望。因为赏月之愿甚强,不愿回家,决定再等一会儿。又等了约有个把小时的功夫,月亮好像睡醒了似的,终于露出了面容。但并不是如人们期待的皎洁明亮,大似圆盘,而是轮廓不清,好像蒙上了一层面纱,这是怎么了?我努力地寻找着答案,绞尽脑汁,终于明白了:PM2.5值爆表了,恰逢这几天风力不大,空气污染严重,视线当然要受影响了。这样的月色,有些失望,不由得想起了故乡,想起了故乡的月亮。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《月是故乡明》一文中写到:“每个人都有个故乡,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。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。”可我就没有故乡,有人会说那怎么可能呢?其实,我原本也是有故乡的,只是在去年冬天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,老乡们在得到一些补偿后,大多在镇上的一个社区购买了楼房,我的故乡随之被夷为平地了。 我的家乡是鲁西平原的一个小村子,东边不远是京杭大运河和中华电厂,西边五六里地是马颊河和天沐温泉,南北分别紧邻济邯铁路和中华电厂水库。虽然村子不大,仅165人,土地有200多亩,但是据说也是明洪武年间从山西大槐树迁移过来的。过去一直过着男耕女织的农耕生活,直到上世纪末开始发展养殖业。近几年来,年轻人大多去城里打工了。日子虽然不算富足,但也还都过得去。原来一直以为村子小,去年拆迁后却腾出了100多亩地。谁都想离开这个小村子,因为当时只有一条小路,晴天一身土,下雨全是泥。雨后,摩托车、自行车根本走不动,只有农用三轮车可以走。之后,摩托车、自行车循着三轮车轧出的车辙,驾车人还要端好车把,小心前行,一旦走偏了人车倒地是常有的事。特别是养殖业发达之时,家家户户养鸡,鸡粪堆得到处都是,苍蝇漫天飞舞,鸡粪臭味阵阵袭来。地碱水咸,谁家的姑娘愿意嫁到这样的村子啊?穷则思变,人们“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”,通过考试、当兵或者到外地打工离开了家乡,不少人还在城里安了家。 离开了故乡,失去了故乡,才想起故乡的好处来,越发地想念在故乡生活的往事来。前些日子回到老家,到达村庄所在的位置,除了村中原有的一条不宽的油漆公路以外,映入眼帘的竟是满目葱绿,可惜不是庄稼,而是一人多高的碱蒿和野草。哪有一点故乡的影子啊?其实,早些年间,我是在故乡生活的,并且是生活了30年的时间,于2005年才离开家乡到市里来的。所以,对家乡的感情还是很深的。对家乡的一草一木,一砖一瓦,一人一事,一场一景,特别是家乡的月亮,都记忆犹新。 但凡农村,都有几个水坑,大小不一。我们村,也有几个水坑,只是在村子中间那个最大,利用得最好,人们在坑里种上了莲藕。小时候,特别是入夏后,那时还没拉电,吃过晚饭后,母亲就带着我们姊妹仨来到坑边乘凉。瓦蓝的天空中,无论是倒挂金钩,还是月满如盘,我和儿时的玩伴们都不会清闲的,丢沙包,捉迷藏,玩老鹰捉小鸡……玩得酣畅淋漓,累得浑身是汗。母亲们扯着嗓子好不容易把我们招呼过来,让我们休息。记得一个月圆之夜,在坑边上玩腻了,趁大人们说话的功夫,我们又下到坑里采莲蓬,藕杆上的刺将身上剌好多血道子,强忍着疼痛,也不敢做声。被发现后,看大人们真的急了,才赶紧爬上来,擦干身上的水,躺在用麦秸秆编制的草席上。母亲边拿着蒲扇为我们驱赶蚊蝇,边给我们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。我们望着天上的银河,数着数也数不清的星星,直到数得眼睛发疼,再重新数;望着皎洁的月亮,徐徐将银色的清辉洒向人间,月亮越是明亮,星星的数量就显得越少,可谓是月朗星稀了。月光透过密密的荷叶,斑驳陆离,洒向水坑中,荷叶稀少的地方竟有整个月亮的身影,像是对水中鱼虾的眷顾,能与月亮仙子如此水乳交融,幼小的心里竟有几分嫉妒呢!故乡的夜晚异常的寂静,故乡的月色异常的美丽。望着空中的月亮,唏嘘着广寒宫里嫦娥的美貌和孤独,伴随着对牛郎织女凄美故事的遗憾,想象着有朝一日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,牛郎织女不再隔河相望,早日团聚,渐渐进入了梦乡。 后来,由于工作的缘故,我也去过外地,对于各地月色之美印象颇深。特别是庐山的月色也曾流连忘返,由衷地发出感叹。记得几年前的一个中秋,有幸在庐山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。入夜之后,月亮悄悄地爬上远山,像个硕大的银盘,又圆又大,悬挂在深蓝色的天空。月亮恣意汪洋般地亮,饱满欲滴地鲜,沐浴着周围的山山水水。随着月到半空,看得竟如此真切,如此丰韵,仿佛触手可及,美不胜收,令人叹为观止,流连忘返。到城里居住之后,起初几年,月亮也是很美的。只是近年空气质量大不如从前,天空不再那么蓝,月亮也不再那么亮。不过,随着治理力度的加大,我想月挂蓝天的美景定会再现。无论走到哪里,月色多美,我每次都会想到故乡的月亮,想到儿时月下嬉戏的情景,历历在目,挥之不去。这大概就是人人都有的故乡情结之故吧。 月圆之夜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品尝着美味的月饼,欣赏着美轮美奂的月色,谈论着昨日的功过是非,憧憬着明天的美好愿景,其乐融融,岂不美哉?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,月圆之夜人团圆,是传统的力量,更是亲情使然,也就不难理解一到节假日人们不辞辛劳,不顾车船劳顿之苦,百里千里也要回家吃一顿团圆饭了。人们或工或学,远在异国他乡,佳节来临之时思乡之情愈浓,团聚之愿愈切,但假期太短,路途遥远,也只能望洋兴叹了。每到节假日,人们对亡故的亲人,也会更加思念,思之愈切,痛之愈甚,孤独之感更加深刻。月圆人圆固然好,俗话说“月有阴晴圆缺,人有悲欢离合,此事古难全”,但有不尽如人意之事,也当看开,因为很多事情的确非人力所能及也。 每逢中秋佳节,我都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乡的月亮。各地的月亮固然很美,可在我的心里,永远都比不上故乡的月亮。月是故乡明,月是故乡美!江居才 (作者系东昌府区法院民四庭庭长) |
||
|
||
【关闭】 | ||
|
||